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资讯 > > 正文

女儿街里倾听光阴故事

众多的传说,曾经的繁华,已定格在记忆深处

坚守冷清的生意和破旧的故居,只为那份眷恋和不舍

女儿街里倾听光阴故事

九江新闻网讯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九江有着丰富的旧城遗址,庾亮路、岳师门、八角石、李公堤、赵家花园、都天巷、女儿街……这些老地名是重要的地域文化元素。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一些老地名渐渐消失。其实老地名不仅是地域符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凝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记忆。老地名中女儿街更是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地名,一条街为什么以“女儿”命名?今天依旧住在女儿街上的居民,对它又有着怎样的未了之情。

女儿街在人民路中段,北起市曙光针织厂,南至桃园。地理上属于浔阳区新东方社区,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得天独厚。如今,女儿街不少房屋已被拆迁改造,废旧老房上挂着剥落的招牌,依稀看得出女儿街小宾馆的字样。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与主干道两侧剩下的低矮楼房形成鲜明对比,2层楼房内集结了不少收售旧货的小店,店外堆放着旧的冰箱、空调、沙发,斑驳陆离的墙面写满了岁月的风霜。坐在暖阳下的人们,三五成群地晒着太阳唠着嗑,享受暖暖的感觉。

附近的居民能用方言爽快地喊出女儿街这个老地名,但很难说出这条街的故事。今年80岁的孔婆婆,原名张带娣,是这条街上土生土长的居民。婚后,她随夫改姓孔,住在这里的人都叫她孔婆婆。对于女儿街的来历,孔婆婆称,自己也只是从长辈们那里听说原先这里有个女儿坟,所要人们就喊这条街为女儿街。孔婆婆告诉浔阳晚报记者,自己还是未出嫁女儿时,一直跟随母亲在此生活,那时候道路都是破旧的瓦片房,四处荒凉,母亲靠卖手工油面养家,自己每天下地干农活。为了帮助她们母女,左邻右舍总是光顾家里的油面生意,淳朴善良的民风至今令她记忆深刻。

“原来还有过这样的传说,因为住在这里的人生女儿多,所以叫它女儿街。”孔婆婆笑着说,自己结婚后,也生了6个女儿2个儿子,她靠着母亲留下来的几间门面,养大了8个孩子。“原来生女儿多会被其他人笑话,总感觉抬不起头,现在到了过年过节,6个女儿都会带东西来看我,女儿多是福气。”孔婆婆说,“原来老伴总叫我把这里的房子卖掉搬到其他的地方居住,可我始终不舍得。”现在,这一带慢慢地拆迁改造,很多人劝孔婆婆把房子加盖,可孔婆婆坚决不同意。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为习惯,她希望可以保留住它原本的样子,给自己留点女儿街最后的回忆。

走在女儿街里,浔阳晚报记者听到了老居民最广为流传的传说。说安徽有一个富人家想把女儿嫁给一个富家公子,可女儿心中有钦慕已久的穷书生,因而坚决不从父母之命,遂连夜从家中逃出,沿路乞讨,最后到达九江女儿街一带。其父遣家丁一路跟踪,并诬告女儿是道德败坏之女,以此断其生路,待周边邻里不再施舍时,其父派人送以饭食,然而,女儿坚辞不受,最后饿死街头。后来,人们知道了事实真相,为纪念这位刚烈的外来女子,遂将此女生前曾经乞讨的地方叫做“女儿街”。

女儿街小宾馆

女儿街小宾馆

女儿街

女儿街

在女儿街土生土长的孔婆婆。

在女儿街土生土长的孔婆婆。

可不管女儿街名字究竟是如何得来,对于住在女儿街的居民而言,都无法替代大家对女儿街的眷恋与不舍。

在女儿街开了14年理发店的曾大姐看来,虽然女儿街拆迁改造后不少商铺和住家都搬走了,门面的租金也从最开始的400元每月涨到900元,可她依旧不愿离开。她告诉浔阳晚报记者,以前这条街很繁华,做什么的都有。那时候,她的理发店忙不过来,顾客也多为相熟的老街坊,人情味比其他地区更浓。现在生意惨淡,但仍有不少老街坊会特意找她上门给新生孩子剃胎毛,维持着生计。

现在,只要天气好,一些迁搬走的老居民还是会回到女儿街,虽然街上冷清了许多,但依然悠闲,犹如安详的老人。几位老人坐在门前,晒着太阳,聊着旧事。不少人都说,是女儿街养育了他们,也留住了他们。

据新东方社区王蓉惠主任介绍,社区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社区,因为辖区内有女儿街,社区原先的名字就叫女儿街社区,随着时代变迁,改名为新东方社区。不少住在这里的老居民还是习惯叫女儿街社区。尽管辖区内不少地方已经拆迁改造,不少老居民都搬到其他地方居住,但他们还是最不舍女儿街。“女儿街不仅是一个老地名、一个名字,它还是一份回忆,大家都希望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保存住这份记忆。”王主任说。

随着拆迁改造,不少老人都随子女搬走。孔婆婆说,现在她是这条路上留守下来年龄最大的居民。冬日的阳光和煦地投射在石子砖块上,她依旧站在自家的房门前,看着车辆行人来回穿梭,散淡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