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资讯 > > 正文

别被“飞机撒药治白蛾”谣言骗了

最近几天,合肥朋友圈都在传“飞机撒药治白蛾,不能晒被子晒衣服”谣言。白蛾谣言为啥年年来?是谁在造谣?2月14日,记者倒追过程发现,这类打着关心旗号的谣言较难识别,且事后也无人追责,违法成本较低,以致让人防不胜防。

“飞机撒药治白蛾”谣言年年有

近两日,不少合肥人的微信群里都在传这样一则消息:“本月15-25日,请市民不要在室外晒衣物,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烧烤等露天食物)。尽量减少郊外、户外活动。飞机撒药治白蛾,大家把爱心传递下去——合肥园林办通知。”

记者多方追踪,发现谣言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单纯的文字复制,一种是文字的网络截图,还有一种是来自貌似小区公告的图片。谣言不仅仅在合肥传播,躺枪的城市还有深圳、舟山、宁波、潍坊和杭州等,可笑的是,涉及的各个城市都被传播说,要在15—25日撒药。可惜因为时间、技术和涉及面太广等原因,记者未能找到谣言产生的源头。

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实,早在2月上旬,就有相关流言在传播了,只不过当时流传的是“15-20日”,落款是“园林办”,没有具体的月份和单位。由于漏洞太过明显,没有引起广大市民的注意,此次“升级”后的流言,加上具体月份和单位,迷惑了不少市民。此外,2016年5月,微信中也有类似的流言。当时,也是盛传“15-20日要飞机喷洒农药防治美国白蛾”,为此,合肥市森防站曾专门发布澄清信息,刊登在《合肥晚报》上,并被《凤凰安徽》等多家网站转载。

难识别且违法成本较低

2月14日,记者设置“合肥 白蛾”关键词通过清博舆情做监测,2月13日当天千余条和“合肥 白蛾”相关的信息,32.34%来自于网页,29.855来自于微信,28.57%来自于微博。55.09%的信息属于负面消息,仅有2.74%的信息属于正面信息,其余则为中性信息。所有信息中,转发居多,以微信为例,原创的仅为7.74%。

记者注意到,即便“飞机撒药治白蛾,不能晒被子晒衣服”的信息是谣言,但这类打着关心旗号的谣言较难识别、难追踪,普通市民无法分辨信息是否真实,更无法找到相关信息源头。以微信为例,发布相关信息的未认证微信占总数54.73%。微博未认证的占总数36.83%。

除了难识别真假以外,违法成本较低也是年年都有类似谣言的原因。“事实上,大多转发者自己也不清楚是否为谣言,完全出于好心,就更不好追责了。”对此,安徽健友律师事务所金瑞律师解释说,这类谣言的流行大都从关心的角度发布,只是提醒不能晒被子晒衣服,一般“无伤大雅”且没有造成一定后果,事后也不会有人追责。

谣言面前多问几个为什么

针对谣言较难识别,且事后也无人追责,违法成本较低,以至于让人防不胜防的情况,业内相关人士建议市民在接收相关信息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以甄别信息真假。

以“飞机撒药治白蛾,不能晒被子晒衣服!”谣言为例,市民接收到这个信息时,不妨想一想,现在还处于农历的正月啊,一般动物都在冬眠呐,美国白蛾会出来伤害树木吗?树木还没有吐绿呐,即便有美国白蛾,也只会被饿死的。

□张新正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