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资讯 > > 正文

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研讨会召开 专家学者提建议(1)

  光明网讯(记者 徐华西)中国互联网金融目前处在什么阶段?P2P为何不能等同于互联网金融?经历了e租宝、中晋系等事件后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为什么感到“寒气袭人”?媒体怎样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参加5月22日在京召开的“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新金融 新生态 新责任 新未来”主题,直击这些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许多建议。

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研讨会召开 专家学者提建议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主办,中国产业网承办,善林金融集团协办。“研讨会旨在强化媒体责任,研究探讨互联网金融产业、企业面临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并为解决互联网金融业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向社会客观公正地介绍互联网金融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会长莫新元在致辞中说。

  中国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当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不是发展过了,而是发展不足,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才刚刚起步,大浪初起。现在进入要素整合的阶段,要素整合之后会形成高峰,有更大的发展。产业融合就是互联网金融从单个的平台渗透到消费金融,再到产业金融。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失败论”、“互联网金融会被替代”等认识和看法是不妥的。

  他说,1998年央行科技司陈静等人已关注到互联网金融将会影响中国的金融,主动积极推动金融领域科技建设。因为主要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进行打造升级,他们把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的金融叫做互联网金融,并且通过央行构建了一些新的技术支持平台。2001年他们发表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已经出版,书名叫《历史的脚步》,澄清了很多谬论。说互联网金融是2013年才出现的,或者说更早一点2003年有了支付宝等才有的,都不准确。现在很多人把P2P网贷等同于全部的互联网金融,其实P2P网贷不是互联网金融的主流,只是其中一部分。根据去年央行牵头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已经纳入监管视野的差不多有10种。有网络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互联网消费金融,还有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所以不要简单的把P2P等同于互联网金融,把伪P2P等同于P2P,这是两个必须划清的界限。

  黄震指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普惠金融,是支持当前创新创业最佳的金融支持方式,当前互联网金融还远远没有实现它的目标。主要问题是什么?第一,中国的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缺乏金融常识。第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普遍不足。第三,监管理念、思维和模式还没有跟上变革的脚步。如何实现新的监管模式?黄震提出了他的“十六个字法”:软法先行(行业软法、地方软法、国际沙盒)、硬法托底、刚柔结合、混合为治。 “ 在新的技术革命驱动下的这一场金融创新,要允许它试错、容错,同时要及时纠错和支持它改错。当前很多人一见到有错误恨不得一棍子打死,这种态度是不利于创新的,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试错,并且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它进行改进和自我纠错,才能够通过互联网思维不断迭代的方式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式,最终实现普惠民生的目的。”黄震如是说。

[责任编辑:丛芳瑶]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