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资讯 > > 正文

海外顶尖影像艺术展在沪开幕 呈现权威收藏

海外顶尖影像艺术展在沪开幕 呈现权威收藏

时间:2016-5-8 19:00:32  信息来源:东方网 作者方翔

展览海报

  今天,“勒梅特夫妇影像艺术收藏展”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开幕。

  作为“2016中法文化之春”核心项目,本次展览呈现来自包括史蒂夫-麦奎因、马克-沃林格、杨福东、多米尼克-冈萨雷斯-福斯特、克里斯蒂安-马克雷、易托-巴拉达、刘真辰等23位(组)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家带来的23组影像作品,精选自国际顶尖影像艺术收藏家勒梅特夫妇(IsabelleandJean-ConradLematre)的权威收藏。

  在艺术领域,许多国内的艺术家早已关注影像艺术,但是对于内地的藏家来说,关注当代影像,还是在2011年11月8日,著名摄影家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拍摄于1999年的《莱茵河Ⅱ》,以433.8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这件尺寸达到了长度为385.5厘米、宽度为207厘米、厚度为6.2厘米的作品,远远超出了一般照片的范畴。同时,古尔斯基花了几个月的制作时间,包括后期电脑不断修改,将原先照片中的一些人去除,使照片更加符合其创作的初衷。延续了他大画幅的鲜明个性,有着古典风景画般的华丽风格和庄严气势。因而,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客体,进行主观提炼,最终浓缩成了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从当代艺术出发,还是从影像本身出发,这无疑是困扰着许多中国影像艺术探索者的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当代艺术,观念更重要,而对于影像本身,更加关注空间感、平面感、画面感构成关系。

  此次展览所呈现的作品覆盖了非常广泛的影像艺术范畴,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二代影像艺术家到当代影像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都被收录其中。其中一部分艺术家在极低的预算限制下通过视频揭示了艺术叙事和电影表达之间的相似性;其他一些作品则对更为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心理叙事、科幻、复杂城市景观所催生的日常问题、孤立和反讽、集体合作、城市化、语言和16毫米胶片摄影。

  不同于传统影像展览单纯的“黑箱子”空间,整个展览在线索及空间的策划上做了多样化的巧妙划分和组合,从一分钟的短片至五十多分钟的中长片,共计5小时51分钟57秒的总时长,参观者得以在明暗之间、有声与无声之间、欢快与阴郁之间、冲突与和谐之间、唯美与残缺之间穿梭。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26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