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资讯 > > 正文

常外污染事件“罗生门”如何收尾

  19日,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舆情继续发酵。据报道,目前环保部已启动调查组赴常州进行事件调查,教育部也对常州学校污染问题启动了专项督导。另外,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称,其正在密切关注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污染事件,有意对污染造成者提起公益诉讼。经历了官方多次回应、解释后,一起看似普通的环境污染舆情事件,为何还是掀起了如此大的舆论波澜?以下问题恐怕无法被忽视。

  1.一封公开信引发次生舆情

  4月18日下午17:03,常州市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向家长和师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称充分理解家长及师生的关切,但也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立场,并直指央视的报道存在一些“硬伤”,包括引用的数据、观点、甚至镜头语言,都带有强烈的导向性。


  或许,常外发布公开信的初衷是想引导、平息汹涌的舆论质疑。然而,公开信发布后,舆论非但没有降温迹象,反而招致不少网民争议。有网民就表示,常外发布公开信试图裹挟学生情感,以“对学生造成影响”来向媒体施压,以达到舆论降温的目的。

  2.挡不住的舆情狂奔

  公开信发表次日,也就是19日当天,大量媒体、网民持续发声,质疑当地官方在该事件中存在“不作为”“捂盖子”等行为,相关舆情持续发酵。

  六问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

  常州毒地事件,“冲突”之后真相在哪里

  3.公信力缺失加剧舆情危机

  经历了官方多次回应、打包票,涉事学校也发布公开信对媒体报道提出了质疑,舆情发展却丝毫没有缓和的迹象,为何?

  环球时报一篇题为“央视与常州市政府,这次该信谁”的社论关注到了这一现象。长期以来,不少地方政府在舆情事件处置上透支了公信力,导致政府公信力缺失,这似乎是该事件舆情热度持续不减的症结所在。文章称“不能不承认,当舆论与官方就公共污染危机各执一词时,官方几乎没多少公信力可以依靠。即使官方所述情况是真的,要在这种情况下取得公众信任也需付出极高成本。”

  4.“解铃还需系铃人”

  一边是舆论持续不断的质疑,一边是当地相关部门不断澄清,舆情发展似乎进入了死胡同,以至于有媒体称该事件逐渐演变为一出“罗生门”。解铃还需系铃人,平息舆论恐怕还需当地相关部门积极作为。正如环球时报社论最后所说,“无论常州外国语学校被揭严重污染的最终调查结果是什么,都希望全社会、首先是官方汲取应有教训。这样的信任危机连续剧不应没完没了地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