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资讯 > > 正文

加强环保舆情监控为生态护航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刘涵毓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升,环境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新闻媒体聚焦的领域。在新闻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新闻宣传和舆情监控管理对于促进依法行政、推进环保重点工作、增加工作透明度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加强环保新闻舆情监控管理,就是要正确、客观、科学地反映舆情信息,及时了解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所急所盼并加以正确监控和引导。作为基层环保部门,如何做好舆情监控管理?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工作:
  高度重视不敷衍。新闻舆情作为民众的“体温计”和社会“晴雨表”,是检验环保工作的重要途径。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必须高度重视舆情宣传,把关注新闻舆情作为一种工作常态来坚持,把引导新闻舆情作为一种能力来锻炼,把监控管理新闻舆情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安排。要建立通畅的环保新闻与舆情沟通渠道,形成正面舆论强势,构建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环保舆论引导和传播新格局。重视舆情研判、收集和上报,实行一周常规报、半月小结报、一月集中报、突发即时报,在全系统形成严谨的新闻舆情监控管理网。
  反应快速不迟缓。环保工作要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快速反应新闻舆情动态。一旦突发新闻舆情事件,必须做到“五个第一”和“五个快速”: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报告舆情信息、第一时间落实舆情处置专班、第一时间作出舆情处置预案、第一时间拟定舆情信息发布方案;快速明确主流观点、快速落实专班现场调查核实、快速与舆情当事人见面沟通、快速作出舆情处置意见、快速回应媒体客观报道。
  真诚坦言不假言。网络时代是信息透明的时代,监督无处不在,假言无处藏身。面对新闻媒体和网络舆论,应及时有效地以透明的信息、开放的宣传、人本化的沟通,促进环保与媒体、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产生积极效应,从源头上控制谣传、炒作等不利环保形象的负面影响。
  积极回应不对抗。面对新闻舆情,要绝对维护环保自身的话语权。以积极的心态理性对待,做到矛盾不回避、质疑不遮掩、指责不冲动、批评不反击。对不实之说要及时回应予以澄清,对跟风炒作要充分利用媒体快报事实、慎报原因、详报结果,纠正畸变舆论。
  善意交流不交恶。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与新闻媒体沟通联系。按照善待记者、善对媒体、善用网络的原则,针对环保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与记者媒体通报信息,诚心与网民聊天沟通,增进思想沟通和感情交融,形成社会公众和舆论合力,共同促进环保事业长足发展。
  依法规范不失范。要规范环保工作依法行政行为,将环保行政许可置于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以打造效率环保、推进服务环保、构建平安环保、强化民生环保、提升能力环保为目标。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先导作用,重点对污染减排、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环境整治、服务民生、环境执法专项行动等进行专题报道,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有所作为不作秀。要加大环境执法和现场监管力度,加大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整治力度,加大事关群众生活的重金属、餐饮油烟、饮用水水源地、危险废物等环境综合防治力度。对污染企业实行全覆盖监控,对环保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处罚,对环境安全事故实行严追查督察,进一步提高环境法律震慑力。(作者单位:大冶市环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