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资讯 > > 正文

“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网上舆情研究报告

2016年9月8日,有媒体报道称,甘肃康乐一母亲先杀4子然后自杀,后来丈夫也自杀。消息一出在网络舆情中引起轩然大波,舆情关注焦点集中在涉事母亲(杨改兰)家的低保问题、家庭问题和更大范围的贫富分化问题。

本果公司舆情团队从舆情角度出发,对该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态势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

一、舆情事件过程概述

9月8日,《西部商报》发布报道《甘肃康乐一家六口服毒身亡》称,8月24日下午,(甘肃)临夏州康乐县景古镇阿姑山村一位年轻的母亲先后让4个孩子服毒(后被证实是被砍杀——本果舆情注),然后自己服毒自杀不治身亡。该女子的丈夫随后也服毒自杀,至此一家六口全部身亡。具体案情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景古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正联系民政部门和司法部门给予临时救助。

“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网上舆情研究报告

《西部商报》报道截图(图片来源:澎湃新闻网)

9月8日,微信号“微甘肃”报道,杨改兰家异常贫困,三年前(2013年)曾是低保户,但后来被取消资格。

“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网上舆情研究报告

杨改兰的家在山脚下。(图片来源:“微甘肃”微信公号)

9月8日,康乐县公安局公布调查情况称,杨改兰系用斧子将4个子女致伤后服农药自杀。

9月9日,康乐县政府新闻办公室发通报称,2013年12月份杨家的低保没有通过,是群众评议的结果。

9月9日下午,国务院扶贫办调查组到康乐县景古镇阿姑山村展开调查。据了解,除国务院扶贫办工作组,甘肃省扶贫办、民政厅等单位一同开展调查。调查组在阿姑山村进行了入户调查,了解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并举行了村民座谈会。目前还没有相关调查结果。(据中央电视台)

二、事件总体舆情分析

从舆情数据反映的舆情热度看,北京本果的舆情数据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8日至9月11日,“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信息发布量高达16.5万!若把网友对新闻报道的评论等参与指标考虑在内,该事件引发的舆情关注度更加惊人,该事件以超高的全民关注热度成为近期影响较大的民生事件。

图1.“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舆情关注度趋势图

“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网上舆情研究报告

(注:单位:条,数据来源于北京本果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时间段为2016年9月8日至9月11日)

从舆情走势及驱动事件看,9月8日,事件信息突然被曝出,《西部商报》的报道文章《甘肃康乐一家六口服毒身亡》成为众多媒体转载的来源,事件舆情信息大量汇集。9月9日(事件曝光次日)出现了3个影响舆情走势的重大节点:中央电视台介入报道、康乐县官方回应“杨改兰家低保问题”、国务院扶贫办开始介入调查,尤其是前两个节点引发网友激烈争论,从而将舆情走势向高位拉升,舆情热度达到最高点。9月10日和11日,舆情主要聚焦在对9月9日发生事件节点的报道和传播上面。

结合该事件的性质和热度,由于杨改兰的行为动机仍有待调查明确,但随着媒体和网友对“杨改兰家低保”问题的重点关注和质疑情绪的扩散以及对贫富分化问题的讨论,初步判断该事件的舆情态势开始缓慢走弱;但未来调查结果公布产生关于低保等问题的重大消息时,该事件的舆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

图2. “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舆情信息类型分类

“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网上舆情研究报告

(注:数据来源于北京本果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时间段为2016年9月8日至9月11日)

从舆情信息类型分类看,监测期间,共有相关舆情信息165542条。在报道媒介上,微博信息占比最多,约占89.4%;新闻信息次之,为5.8%;论坛类信息量占比为4.8%。

微博信息的高占比反映了自媒体端网友的积极参与,至9月11日,#甘肃农妇杀子案#话题热度很高,已经引发33万多人次阅读。

“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网上舆情研究报告

报刊媒体就该事件发布的新闻信息得到网络媒体的大量转载和网友的大规模参与和讨论,成为推动“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舆情走热的重要舆论力量。

三、新闻媒体观点

“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以爆炸性的“六口之家自灭门”媒体标签以及背后关于贫富分化问题的种种猜测和讨论,引发媒体的高度关注,媒体在谨慎之余对此发布的新闻评论观点成为全社会反思贫富分化尤其是农村民生问题的重要参考。以下是媒体评论摘要:

张家界在线网站:甘肃农妇杀子案提醒扶贫工作贵在开启民智

事件出现了,很多人都谴责地方政府贫扶不利,都觉得这样的事件在当今社会出现,应该是时代最大的耻辱。可是谴责又如何呢?谴责就能够解决问题吗?与其是无理智的谴责,不如以此次事件为契机为地方政府的扶贫政策指出一条出路来,也许才会避免今后出现这样的事件,这更有意义。

当地政府扶贫工作真做得不好吗?事实上当地政府在扶贫工作中也做了很多工作,可是这一事件的出现,无论当地政府部门做了多少工作还是让其所有的功劳都成为了乌有,因为在此事件是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那个地区的百姓当中还有很多人的智力没有开发出来,还比较愚昧,想一想这个事件中的家庭土地少吗?17亩土地,还有牛、有猪、有羊,平时男人还到外面打工,让任何人想来也不会穷得叮当响,可就是这样的条件却贫穷的连房子也盖不起,家里住危房,连地方政府多次找其救助翻建房屋都不能够做到,还要依靠政府提供大部分资金,真正是让外界不敢想像,怎么会这样呢?

出现这样的原因就是当地教育比较落后,民智不能开发,于是一些不可避免的事件就出现了,农妇生活困难居然生了四个孩子,还有就是这17亩地,肯定都是低产田,田地里严重缺乏水电,即使是当地政府部门投入多少扶贫资金,有多少百姓吃了低保,教育跟不上,民智挖掘不出来,土地不能打出很多的粮食,种植结构不能调整,尤其是在2016年在那里很干旱的情况下,农民种粮颗粒无收,百姓的日子怎么会好过呢?即使是他们一家人土地很多,男人还出去打工,仍旧让一家子人过着衣食不饱的日子,生活让贫困压得喘不过气来,再遇到家庭矛盾存在,生活的压力很大,感情更是无处寄托,出现一家人服毒自杀的事件是偶然吗?也许是必然要出现的悲剧。

今天事件出现了,这提醒了地方政府部门扶贫要如何扶呢?要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要加大贫困地区的水利设施投入,要让民智开启,要让农民生活有羞恶感,有进取心,让农民在有地种的情况下,让农民种地不再是靠天吃饭,同时还要做到在扶时救助贫困百姓时还要让百姓改变做人的观念,不要一味地靠政府救济过日子,自己也要在扶贫工作中有上进心,能够自己努力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在扶贫工作中,挖掘民之力,扶民之本,这样才可以让精准扶贫工作做到精准发力。

四、网友跟进及观点

统合分析网友对“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发表的观点和看法,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简要梳理,结构对比如下:

图3. “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网友观点分布

“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网上舆情研究报告

(注:数据来源于北京本果舆情统计分析,数据时间段为2016年9月8日至9月11日)

“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网上舆情研究报告

新浪微博网友评论截图。

(一)、认为是当地基层扶贫不到位,低保等政策未真正落实,当地管理者难辞其咎:

@苏Y皖_37475:在农村,富人领低保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书生意气:低保居然是投票选的?全村人投票将低保给了比他家境况好的人,这是核心关键

@隴原大地17:這是基層上扶貧不到位而造成的惡果!

@吃货界萌主:国家应该反思,为什么现在穷人越穷,国家那些扶贫的政策都是到谁口袋去了。

@趙小妞巨蟹座:低保钱本来就不多 怎么能投票决定呢?这应该是深入调查经济状况才给发吧 只能说村干部不作为,给你发钱你能让投票吗?

(二)、认为杀子又自杀是心理扭曲,和贫穷关系不大:

@迷糊的老张:基本可以断定:抑郁症。穷是一定的原因,但要是这种病和穷不穷没关系。

@宋海鱼:其实我不明白的是,他们那边没有镇吗就是城镇集市之类的,实在不行就去城市啊。。古人说穷则思变,没听说过穷则思死的。

@哈哈哈哈呵呵呵:连自己孩子都杀,明显心里问题,别说贫穷的锅!

@还是月半弯:谁又没有压力?生活本来就不易 !压力再大也不能这样啊……

(三)、认为要反思当前的社会贫富分化愈演愈烈、越生越穷的问题:

@ Sevenchhichi:“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

@海之声省医验配中心:都已经这么清苦了还生这么多,这也折现了当今社会的问题

@迷梦冰封:孩子无辜啊!至于自杀原因我想远不只是表面看到的贫穷那么简单!现在的社会笑贫不笑娼

(四)、认为涉事农妇家庭贫困到绝望,杀子又自杀是无奈之举:

@河-蟹因拆那:但凡有丁点希望都不会这么绝望的离去

@方案客:他们没有任何突破自己社会阶层和现状的机会。

五、事件舆情启示

“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被大量曝光发生在9月8日,本果舆情对该事件发生后的4天时间内的舆情走势和节点事件进行密切关注,分析了该事件引发的舆情可以发现:

第一,舆情过热反映了民众对贫富分化问题的担忧。事件发生后的媒体报道,大多以该家庭的贫困状况作为切入点或落墨点,态度鲜明的标题和反映真实贫困的图片集合在一起唤起了社会对贫富问题的痛处。民众对贫富分化加剧的趋势深表不安,与其说过热的舆情反映了人们对杨改兰贫困家庭的同情,不如说是人们对贫困的恐惧,对自身未来工作生活发展保障的担忧。贫富分化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是当今中国必须要面对的,也是值得政府、社会、群众深刻反思的。

第二,警惕媒体的舆论导向性。“甘肃农妇杀4子”事件的信息披露前期,主要以“3年未获低保”、“低保被取消”等鲜明的标题为引导。当下中国社会对贫富分化问题敏感,在该事件具体缘由尚未查清前,此类标题极具诱导性,且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对事件整体舆情影响大。

事件发酵后期,又有媒体指向农妇杨改兰丈夫的入赘角色问题,报道侧重其家庭情况之复杂,不少网友脑洞大开,设想其家庭情况成为悲剧产生的诱因。

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媒体舆论未借助官方调查(甚至不足以作为官方结论),却最大程度地影响了事件的舆情走势和情感态度。媒体的舆论导向性值得警惕。

第三,官方舆情应对有待提高。首先是措辞情感问题,事件发生后,面对社会舆论的追问,康乐县的官方回应虽然及时,但在措辞的恰当性方面值得商榷。描述杨改兰丈夫的“情绪稳定”一词既刺眼又不合时宜,只强调官方的慰问和疏导作为,不关心杨改兰丈夫的真实情绪和群众的观感,很难令群众满意。

其次信息公开问题,康乐县称,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上报上级部门,但是却没有及时向社会公开,最终是媒体抢先进行了报道,官方回应落在了媒体之后,也落在了舆情之后,失去了率先公开、率先澄清的机会,以至于在事件舆情来势汹涌之时官方的立场群众并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