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民献宝:清朝手绘“泉州府城池图”
- 头条资讯
- 2016-07-30
原标题:市民献宝:清朝手绘“泉州府城池图”
古城地图形似“鲤鱼吐珠”, 图上所绘诸多地点今犹在,并有对应文字标注
都说泉州古城,形似鲤鱼,又称鲤城。那你见过古城的地图吗?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都希望,能够在古城游中长知识,多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古迹和往昔岁月。近日,老泉州人、文化收藏者蔡其呈向“记者带你游古城”活动献宝,希望和读者一起分享他收藏的一卷《泉州府志》中的“泉州府城池图”。
细看城池图,可见"鲤鱼吐珠“景观。
标有城门鼓楼 引起对古城的想象
记者看到,这卷《泉州府志》封面已不完整,书中写有“泉州府志绘图”字样,手绘的“泉州府城池图”在书中占了两页。“从序中所写的文字‘同治九年岁次庚午……金华章倬标撰’来看,这本书应是重印于清朝同治年间。”蔡其呈说。
细看这幅城池图,可以清楚地看到“鲤鱼吐珠”的景观,小东门是鱼嘴,东湖是珠,鲤鱼身上有纵横交错的排水系统“八卦沟”,是经长期汇流而成的,而排水系统的蓄泄池之一百源川池,被认为是鲤鱼的眼睛。“三十多年前,我们参加环城跑,就是沿着泉州老城墙跑。十多年前环城还没有改造时,在清源山上遥望,还能清楚地看出鲤鱼图的形状。”蔡其呈说。
记者来到百源川池附近拍照时,遇到了正在散步的市民老傅,78岁的老人也爱看些文史方面的书。他说,百源川池、八卦沟就是研究古代泉州城池的重要史迹,八卦沟是从唐代经过宋元时期慢慢发展连接而成的排水系统,通则俱通,还有“它就像是鲤鱼身上的脉络分布”的说法。
(责编:张湉、吴舟)
推荐阅读
一般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