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资讯 > > 正文

舆情人物观察:股权纷争中的王石

舆情人物观察:股权纷争中的王石

  多年以后,2016年6月26日,面对宝能系申请罢免自己及其他11位董事的提案时,王石是否会想起22年前惊心动魄、虚惊一场的“君万之争”?

  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王石在27日8:55分的微博写下: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当遇到不可思议的事情,追溯历史会发现类似的事情和经验。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历史又重演?

  这一天的到来,也许早有端倪。

  早到什么时候呢?

  最早也许应该追溯到1988年。

  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制改革时,创始人王石本可以获得4100万股本中的40%,但他在最后一刻放弃了。也许在那一刻,他内心已经隐隐预料到今天的一切。尽管他之后对于创始团队放弃股权一事表示,一是因为乐观因为自信,对国家对市场充满信心,不用通过股权控制公司,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它;二是,“在名和利上只能选一个。我的本事不大,只能选一头,我就选择了名。”

  1988年“投机倒把”等罪名还没有取消。王石敢拿那40%就有人敢举报,想想褚时健吧(注:1999年,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女儿受牵连自杀)。换而言之,王石并非不想要,只是审时度势两害相权取其轻,而选择了一种更为“稳妥”的方式。

  其后也许应该追溯到1994年。

  1994年的那场A股市场里程碑式的“君万之争”在王石的《道路与梦想》里有清晰的记录。王石记得准确的时间---1994年3月30日上午10点30分,君安证券总经理张国庆和副总张汉生走进王石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表示,下午要开一场新闻发布会,正式给万科的管理层提一些意见。提意见要用开新闻发布会这样大张旗鼓的方式,并且在《深圳特区报》上整版刊登,王石非但毫不知情,还被谢绝参与。张国庆对王石说:“改组后的董事会还是由你担任总经理。”言外之意显然是“董事长你就别当了。”

  在美国一本描述华尔街80年代一桩著名并购案的《门口的野蛮人》中,作者将风险投资家比喻为站在上市公司门口的野蛮人。

  据现任万科总裁郁亮回忆:“如果当年不是君安出现了一个破绽,万科可能当时就被这些野蛮人拆分了。”所谓破绽,指的是君安方面的策划者之一宁志翔开了两个老鼠仓,共计买入2000万元万科股票。换言之,君万之争,万科凭运气险胜。如果不扎起制度的防火墙,难保不会发生下一次野蛮人挟资本逼宫。

  是自信,还是疏忽?总之,22年后,王石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在自家门前。

  这一次,对万科虎视眈眈的“野蛮人”是深圳宝能系。

  时间切换到2015年7月,自宝能系对万科连续举牌增加持股比例起,今天的一切就已经埋下伏笔。

  据公开资料显示,宝能集团掌舵人姚振华早年靠卖菜起家,后涉足物流、食品、建材、金融、房地产、商业、农林业等领域。宝能集团创始于1992年,现在的四大主要业务为国际物流业务、综合开发业务、文化旅游业务和金融保险业务。 

  王石对宝能系表达了明确的不欢迎态度: “这么多年来,万科一直是国有股(注:华润集团)占第一大股东,过去设计是这样的,现在是这样的,将来也会是这样的。所以民营企业,不管我喜欢你,不喜欢你,你要想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我就告诉你,我不欢迎你。”随后又先后抛出“价值观不一致”、“信用等级不够”、“运作不规范”等论调。

  其实,宝能介入之初曾频频示好,表示愿意与王石为首的管理层合作。那时尚没有人对此前籍籍无名的宝能系姚振华有好感。但是,王石拒绝的姿态和理由为姚老板赢得了声援,迟宇宙发表了一篇文章《今夜,我想给所有“卖菜的”一个拥抱》,马光远也认为王石“过于自负和傲慢”。

  我们不妨看一下此后几个关键时间节点万科、宝能、华润的行动路线:

  2015年12月18日

  七次举牌之后,宝能系以占股24.29%坐稳万科第一大股东宝座。

  2015年12月18日中午

  万科紧急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以抵御宝能控制万科。

  2016年6月17日

  万科召开董事会,表决增发股份引入深圳地铁重组预案,但该重组预案遭到大股东华润的反对。

  2016年6月23日深夜

  一直沉默的宝能系明确反对万科购买深铁资产预案,并直指万科“内部人控制问题”,称将在股东大会表决上据此行使股东权利。华润随后表态,重申反对万科的重组预案,并表示已发函向两地监管机构反映相关问题。

  2016年6月26日下午

  万科发布公告,已收到宝能系提请万科董事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提议罢免王石郁亮等10位董事的职务,罢免理由包括王石长时间游学脱岗领高薪。

  2016年6月27日下午

  万科召开2015年度股东大会,万科管理层全体出席,回答了股东们的相关问题。

  “宝万之争”成“华万之争”?

  宝能对万科兵临城下势在必得和王石对宝能的不欢迎态度,外界解读为“强势的资本”和“傲慢的经理人”,“宝万”之间硝烟弥漫。

  而对于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华润,王石则表示:“华润积极承担了第一大股东应有的职责,实行积极不干预的政策,每当关键时刻总是支持我们。”外界普遍解读为,王石有浓重的贵族情结和理想主义气质,他爱这样的股东,“有权有势有背景,宠我爱我纵容我”。在过去的16年中,这种和谐的大股东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万科建立了业界领先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现代管理制度。万科一直对其信赖有加,在宝能连续增持之际,万科亦曾求助华润,奈何华润一直静观其变态度暧昧。

  然而,6月23日晚间,宝能和华润在先后不足20分钟内发布了内容高度重合的声明,反对万科方面为狙击宝能系控股而引入的深圳地铁重组预案,并直指万科存在内部人控制的公司治理问题。怎么看都逃不脱联手的嫌疑。

  这一次,估计王石是真没料到。他在朋友圈发布:当你曾经依靠、信任的央企华润毫无遮掩地公开和你阻击的恶意收购者联手,彻底否定万科管理层时,遮羞布全撕去了。好吧,天要下雨,娘要改嫁。还能说什么?

  宝万之间的硝烟终于蔓延,华万之间亦生怨怼。

  同样出现在罢免名单上的万科独董华生就此指出,“宝万之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演变为“华万之争”,缘于以王石为首的万科管理层对自己原来赖以生存的生态即与华润集团的关系处理失当,“万科管理层大模大样惯了,自诩自己是治理结构和文化独特的现代企业,显得既不懂国企的规矩,又没有私企的殷勤。更要命的是,万科把法规中可以或应该预先知会或请示的事项本着'法无规定皆自主‘的精神,统统自己就做主办了。”

  华生称,当时万科为了自保并在无具体可靠的重组标的情况下火速停牌,没有预告原第一大股东华润,也没有迅速召开董事会通报和决策,这是很大的失误,“最大错误就是其标杆领头人王石,虽然过去曾经对万科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但近些年来在光环照耀下有些自觉不自觉的飘飘然。特别是在这次股权争夺战中,出言轻率,树了许多不应该树的敌,加重了万科的困境。”

  而局外人经济学家马光远也表示,王石败于傲慢与偏见,“’致命的自负'导致今天最困难的局面,在王石眼里什么都不是的姚振华这个蚂蚁,终于逼疯了王石这头大象,让其处处被动,不断露出人性中的破绽。”

  资本会师城下,王石进退失据。

  有奶就是娘? 

  长期以来,万科过于分散的股权结构一直被业内指为隐患。

  2014年5月1日保监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政策正式实施,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提高到30%。随后9万亿险资蜂拥进入股市,万科这样股价低廉、升值潜力大、品牌影响力强的优质企业,正是这些险资虎视眈眈瞄准的对象,比如,宝能系。

  对于野蛮人敲门的可能性,郁亮在2013年就指出,吞下万科只需要200亿。虽然预料到这种情况,但管理层并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股权变更。

  相比王石明确、高调的不欢迎和敌意,宝能集团只是发了一份语气平淡的声明,声明公司遵纪守法,尊重规则,相信市场的力量。

  不少投资界人士则认为,只要宝能按照规则行事,投资万科就无可厚非。一位大佬级投资人说:“职业管理人应该学会对资本和股东的尊重。很难说斥资几百亿投资购股的股东会对企业不负责,对企业的负责程度比企业聘用的职业管理人还低。”

  然而,我们别忘了,王石并不是纯粹的、普通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作为创始人,王石带领万科一路从无到有、从小变大。至于他为什么会从创始人变成职业经理人,长期研究万科的《中国企业家》主笔黄秋丽这样认为:“万科是深交所第二家上市公司,是最早上市的公司。万科早期是红帽子公司(集体所有制企业),上市要改制,但改制就要涉及到王石及管理团队的股权问题。中国的红帽子公司改制,出现了很多悲剧,国有资产流失是个很大的罪名。改制的复杂性,可以用其他公司的案例说明,联想的改制花了20年,万达改制花了17年,东软改制也花了十几年,都是踩着雷冒着粉身碎骨的风险才成功的。王石应该是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用最彻底、最安全也是最无私的方式,完成了万科改制。这个方式就是,他放弃所有的万科股权,成为万科打工的打工仔。”

  毫不夸张地说,王石之于万科,就像马云之于阿里,马斯克之于特斯拉,乔布斯之于苹果。这些企业家在创办企业时,也将自己的灵魂和风格注入其中,使得这些企业带有鲜明的企业家本人的烙印。而万科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一个标杆,也与王石的个人品性和英雄主义情怀有直接关系。万科的气质,可以说也就是王石的气质;万科的文化,也体现了王石的价值观。他对万科的感情、责任感以及掌控欲,自然不能以寻常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的标准来衡量。既然王石与万科血肉相连,他人易主万科的尝试,必然会被其视作对他个人的侵犯。

  除此之外,王石在2015年12月曾表示:股市,资本很牛X,但掌控资本后面的人或有底线或铤而走险,无论如何,资本之外还有信用的力量、道德的力量。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认为,货币资本决定企业命运,这套把戏已经玩了太多年。如果宝能赢了王石,这就是一出老戏码;而如果王石赢了,那就意味深长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制衡货币资本的一次胜利,是创业者获取企业话语权的一次尝试。

  《财经内参》也发表评论称,如今,一头是大资本下赤裸裸的商业丛林主义,一头是反精英的屌丝话语体系,在这两头夹击下,王石的贵族精神和理想主义,已经不兼容、也不见容于这个时代。

  悲情英雄?

  截止此刻,尽管尚未有最终的消息,但舆论普遍认为,王石离开万科已成必然,媒体大都冠以:王石出局、王石谢幕甚至王石失败等。

  王石手中还有牌吗?

  此前,媒体曾给王石支了很多招:毒丸战术、白衣骑士、牛卡计划、降落伞计划、焦土战术、帕克曼防御术、绿色邮件……然而,这些办法对万科来说均有利有弊,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操作难度也很大。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万科与华润继续沟通以争取支持的余地已经不大,因为王石在27日下午的股东大会上已经强调,整个事件过程中,管理层不断做出妥协,但是妥协是有度的,“当它已经完全违背中小股东的利益了,违背了阳光、透明这些制度以及公司治理原则后,是不能继续妥协的。”

  那么,还有什么是万科可以抓住的最后的稻草?王石曾寄希望于监管部门。他表示:“我不相信大股东可以为所欲为,我相信监管部门在一定的时候会出来解决,不是资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

  而在外界看来,万科的最后一招唯有就“宝能与华润是否属于一致行为人”而向相关部门提出调查申请甚至诉讼。27日,万科独立董事华生在其文章《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下)》一文中公开质疑,华润和宝能在过去的时间中多有接触甚至密会,业务上也存在合作关系,行动高度一致,存在一致行为人嫌疑,可以申请临时冻结其表决权。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亦称:“太多的迹象显示华润、宝能之间存在一致行动人嫌疑,而一旦坐实,二者表决权将被冻结,并且因为合计持股超过30%而触发要约收购。”

  至于这出纷争的最终结局,我不想妄加揣测。但是,我认为,无论如何,对王石而言,没有失败。

  秦朔认为,王石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精神之王,他是永远不会“出局”的。

  但斌称,无论王石结局如何,我们都应该向王石致敬。25年时光,将一家企业带到世界级的高度,他改变了中国企业经营的格局。江海浩荡,物事人移,然而精神不变,灵魂不朽,中国企业虽江海代谢,但是我们不要忘记王石,这是一个时代的符号。致敬,王石! 

  在企业和商业层面,哈佛商业评论认为,切不可因为万科20多年的巨大成功,而认为一家市值千亿级、营收千亿级的公司离了谁都可以转,也不要忽视管理层变动带来的影响。

  华生也在文中发表了自己的态度:万科多年来的治理架构和经营团队是万科成为业界标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人们可以讨厌和数落王石个人的无数失误和不是,但根本颠覆万科的治理结构和改变经营团队在他看来并不符合万科公司股东们的利益,道义上也难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现在华润和宝能联手发动的这场“驱王运动”,是中国企业史上的一个悲剧。因为在这次事件中看不到任何和进步、负责有关的行动,就是一次赤裸裸的掠夺。万科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公司治理层面上最为健康和阳光的企业之一,过去几年王石本人和郁亮团队在公司经营业绩方面并没有出现大的失误或值得指摘的违规行为。那么大股东动用这样的权力对经理人阶层进行全面的清理,这在全球公司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一定会被记录到中国企业史里。

  知名财经媒体人秦朔则称,如果之前还有人怀疑宝能系是不是恶意收购,那这次罢免董事的行为无疑是昭然若揭了。这是一次打着改善公司治理的旗号,实际上劣币驱逐良币的挑衅,我相信这种做法不会得逞。如果这都能得逞,那中国市场经济、商业秩序这几十年的建设,算是白搞了。

  我们的历史书写中,鲜有失败的英雄。我们信奉的是成王败寇,我们玩儿的是血酬游戏,我们遵从的是丛林法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尽管项羽也清楚“卷土重来未可知”,但毕竟“未可知”,索性“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

  但是,海明威说: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毁灭。王石正如他笔下的桑提亚哥,近乎孤独地拖着万科的骨架,希冀万科文化和精神能够绵延。尽管他说过,他的成功就是能够看到万科不再需要他。

  王石写过一本书《让灵魂跟上脚步》,也许,万科这一次不再需要王石,那么,能否请王石的脚步跟上你的灵魂,成就你的成功?

  是非成败转头空,不虚此生真英雄。

  王石说: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出场了就有谢幕的时候。着啥子急嘛?

  王石不急,我们着啥子急嘛? 

  就像他曾经代言Jeep大切诺基的广告语“用你的经历,定义自己”。

  能够定义王石的,不是万科,不是珠穆朗玛或者乞力马扎罗,不是田小姐,也无关宝万或华万之争---而是,他的经历。

(责编:李静、朱明刚)